阿里巴巴发布2026财年Q1财报

8月29日,阿里巴巴集团发布2026财年第一季度财报,剔除已出售业务影响,集团整体收入同比稳健增长10%。净利润同比增长76%,超市场预期。

由于对AI+云、消费两大战略领域的投入持续收获成效,核心业务收入增长保持强劲。阿里云收入同比增长26%,创三年新高,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八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同比增长。即时零售业务快速取得阶段成果,8月前三周带动淘宝app的月度活跃消费者同比增长25%,中国电商集团的月度活跃消费者和日订单量持续创新高。

2月底,阿里宣布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元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,并于4月底上线即时零售业务,7月宣布投入500亿元用于消费领域,以把握AI和消费两大战略领域的历史性增长机遇,本季度收获阶段成效。

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说:“本季度,我们聚焦消费、AI+云的战略,实现强劲增长。我们大力投资即时零售业务,快速取得阶段成果,赢得消费者心智。我们通过整合消费平台,产生显著协同效应,带动月度活跃消费者及日订单量创新高。在持续强劲的AI需求推动下,云智能集团收入加速增长,AI收入在云外部商业化收入占比显著。面向未来,我们将围绕大消费和AI+云两大战略重心继续坚定投入,把握历史机遇,实现长期增长。”

全栈AI优势凸显,阿里云增速26%创三年新高,AI收入三位数增长

阿里巴巴已经建立起从AI算力、AI云平台、AI模型和应用到开源生态的全栈技术能力,支持千行百业对AI的强劲需求,驱动长期增长。

本季度,阿里对AI+云的capex投入达386亿元,同比增长220%。阿里坚定投入云和AI基础设施建设,AI成为驱动云业务增长的核心动能之一。本季度,在AI需求高速增长的同时,AI应用带动传统计算存储类产品的增长,带动阿里云收入同比增长26%,创三年来的最高增速,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八个季度同比三位数增长。

阿里也继续投入AI模型创新。近期,通义AI大模型实现“N连发”,接连开源新版本千问3非思考基础模型、推理模型和AI编程模型,分别斩获基础模型、编程模型、推理模型等主流领域全球开源冠军。通义还开源了视频生成模型Wan2.2、文生图模型Qwen-Image等多模态模型,支持客户发展AI应用,构建长期繁荣的AI生态。

阿里的AI原生应用也继续加速发展。高德地图全面AI化,推出全球首个基于地图的AI原生应用——高德地图2025。钉钉最新完成AI升级,打造全球首个以Agent驱动的工作信息流,探索下一代工作应用形态。淘宝平台也实现AI搜索、AI广告平台等一系列AI应用升级,提升消费者体验和商家经营效率。

阿里巴巴发布2026财年Q1财报

建设大消费平台,即时零售业务带动淘宝app月活买家增长25%

本季度,淘天集团、饿了么与飞猪完成战略整合,组建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,共建大消费平台,满足用户对全场景消费体验的需求,做大行业蛋糕、探索新商业形态。

即时零售快速取得阶段成果,赢得消费者心智,8月前三周带动淘宝app的月度活跃消费者同比增长25%。

平台融合带来积极的业务协同效应。本季度,中国电商集团的月度活跃消费者和日订单量持续突破新高。在会员融合方面,淘宝上线大会员体系,打通饿了么、飞猪、高德的会员权益,覆盖衣食住行等生活场景。88VIP会员数继续保持同比双位数增长,超5300万。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长10%。

在坚定投入两大战略领域、驱动核心业务加速增长的同时,阿里多业务的经营效率持续提升。本季度,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收入同比增长19%,接近盈亏平衡;盒马、高德、虎鲸文娱、阿里健康等业务的经营业绩均持续改善。

以下是业绩电话会部分问答,经编辑整理:

关于淘宝闪购

问:关于中国即时零售,集团有什么愿景和计划,目前集团对该业务的投入得到了怎样的反馈?内部协同取得了怎样的阶段性成果?

答:淘宝闪购上线四个月以来,在用户、商户运营、物流建设、市场营销方面都取得了成功。特别是7月份开始,我们的订单、用户、商户规模增长都远超预期,外卖到家的订单份额领先行业。

我想跟大家分享几个具体的数字:第一,我们的日均订单峰值达到1.2亿单,8月份以来我们的周日均订单达到了8000万单;第二,从用户侧来看,闪购整体的月度交易买家达到了3亿。

运力方面,闪购日均运力已达到200万的规模,比4月份增长了3倍。这也意味着我们创造了超过百万个新的就业。淘宝闪购第一阶段的目标是用户规模和心智,经过几个月的发展,已经超预期实现。

关于淘宝闪购对电商业务的拉动。首先从用户视角来看,闪购作为一个更高频的场景,带动了淘宝用户活跃的提升。闪购带动电商收益的明显趋势主要体现在,第一,因为流量上涨带来了广告跟CMR(客户管理收入)的提升。第二,因为用户活跃度提升以及新用户拉新跟流失用户的召回,我们可以减少市场费用的投入。我们认为这个趋势,会在后续的持续经营中扩大。

关于闪购的经营效率。目前来看,闪购已经达到了规模领先,我们会快速提升我们经营效率,同行在外卖方面做得非常优秀,尤其是效率方面,我们在努力缩小这一差距,且提升空间巨大。短期内,我们的效益提升来自两方面:

一方面是用户结构的优化。过去四个多月,我们投入大量市场费,带来了大量的新用户,新用户在获取阶段需要高投入。我们的新用户留存非常好,随着老客比例的快速提升,单位效益会随着用户结构的优化而提升。

另一面是订单结构的优化,在下一阶段会持续推进,包括高价值订单的占比。目前,高价值餐饮订单、零售订单的比例都在提升。还有履约效率跟成本的优化,前期我们订单激增,首要任务是保证用户体验,7、8月份我们对运力做了大规模的投资,随着平台订单规模稳定起来,我们的物流成本会显著下降,带动平台效益进一步优化。

我们预计,在保持消费者当前优惠投入的情况下,亏损可以缩减一半。长期看,随着我们订单密度的显著变大,物流成本对比4月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。在新的规模跟市场份额下,我们有信心让长期效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。

与此同时,我们不会单独看外卖的盈利情况,考虑到电商的综合收益,我们认为可以在长期保持价格竞争力的前提下,推动闪购对平台整体产生正向经济收益。我们预计未来三年内闪购和即时零售能为平台带来1万亿元的新增成交。

再讲一下非餐饮零售品类的发展。首先,我们把非餐饮品类分为近场原生、远近场结合两类,近场原生模式下,我们依托强大的商品供给和供应链,发展闪电仓模式。过去几个月,我们的闪电仓(数量)也超过5万家,订单同比增长超过360%,其中闪电仓25%的供给来自于阿里生态的供应链。依托于盒马,我们在大力发展生鲜品类的前置仓履约能力。盒马在接入淘宝闪购后,线上订单整体突破200万,同比增长70%以上。远近场结合方面,天猫超市将全面从B2C远场模式升级为近场闪购模式。在保持远场价格竞争力的同时,实现更快速的配送时效体验。

问:在投资AI的同时,对闪购也要投入500亿元,如果把同样的资金投在AI,回报效率会不会更好?如何在AI和零售两者之间分配我们的投资?

答:从我们的角度来看,这样大的投入也是历史性的。但不管是从能力的角度、资源的角度,还是现金储备、现金流的角度,乃至整个资产负债表的角度,我们都有足够的资源在这个两个方面都进行饱和式的投入。

对于云的投入,我们已经在云业务的不断增长上看到了回报。而关于对闪购的投入,会整体看对电商业务的整合效果,包括对平台流量的提升、广告收入的提升。所以对我们来说聚焦是更关键,我们不能只考虑短期回报,而放弃长期的回报。

关于阿里云

问:阿里云本季度表现非常好,后续是否能保持这样的增速?有看到哪些新的行业机会?以及如何看待毛利率?

答:首先关于阿里云增速的预期,我们预期未来这几个季度,阿里云的总增速还是会处于持续向上的过程中。

从客户情况来看,需求端非常旺盛,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:一是因为AI模型能力越来越强,非常多的企业基于AI开发新的应用,创造新的功能;二是很多传统的应用功能,在用大模型的能力替代传统计算的功能。

同时,我们看到训练和推理方面的需求在持续增长。除了行业中基础大模型公司持续迭代升级、训练模型之外,我们也看到了很多新的机会,比如车厂、教育类企业,多媒体应用类的公司等等都有训练专有模型的需求,这些需求对于阿里云整体基础设施的使用量,会有较好的推进作用。同时我们也会在此基础上开发针对开源模型后训练的商业化服务,这是我们看到的新商业化的机会。

我们对当前中国云计算市场的判断是,由于AI技术带来的变革,市场集中度会比传统云计算时代有很大提高。因为AI的出现,开发者需要的技术栈更多,会更偏向选择具备全方位技术产品组合、且在每一项单项产品上都领先的厂商。阿里云在传统的计算、存储、数据库、大数据产品上具备优势,同时在AI算力、AI应用、AI模型也有持续投入,并对开发者有更友好的开源生态。

现阶段,我们的目标是在中国市场获得超越平均增速的成长,抓住时代机遇继续扩大市场份额,优先级是获取更多用户和应用场景,而不是优先提升毛利率。在开发支出上,我们还是会坚持之前提出的三年投资3800亿的计划。

原文连接
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
购物车
优惠劵
今日签到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