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缩效果是短视频转场和聚焦的 “神器”—— 无论是画面从全屏收缩成小图标,还是多图依次收缩成拼图,都能通过动态变化引导观众注意力。但很多人用剪映制作时,要么收缩得 “像被硬生生挤扁”,要么 “边缘模糊没层次”,要么 “和背景音乐脱节”。

剪映怎么制作收缩模板
作为剪映实操博主,今天就把收缩模板的制作逻辑拆透:收缩不是 “简单拉小画面”,而是 “按节奏定速度、按场景做层次”。从基础收缩到创意组合,新手跟着步骤做,普通素材也能做出 “丝滑不生硬” 的收缩效果,让视频转场和聚焦更高级。
一、剪映制作收缩模板的 3 大核心场景(附详细步骤)
场景 1:全屏收缩转场(适合视频切换,突出 “利落感”)
适用场景:
vlog 转场、多片段混剪,用收缩效果连接两个场景(如从风景画面收缩成图标,再展开新场景),让过渡更自然。
剪映制作步骤:
- 导入素材并排列
- 导入两段视频(A 段是要收缩的画面,B 段是后续画面),A 段放在时间轴前半段,B 段接在后面
- 确保 A 段结尾和 B 段开头有 1 秒重叠(方便做转场)
- 给 A 段加收缩动画
- 选中 A 段视频,点击「动画」→「退场动画」→「缩放」(选择 “缩小” 方向)
- 动画时长设为 0.5-0.8 秒(太短看不清收缩过程,太长拖慢节奏)
- 调整「缩放终点」:设为 10%(收缩成小方块,别太小否则消失太快)
- 让收缩更丝滑
- 在 A 段收缩的最后 0.2 秒,加「模糊」特效(强度 30%),模拟 “离焦收缩”
- 给 B 段加「入场动画」→「缩放」(从 10% 放大到 100%),与 A 段收缩形成 “一收一放” 的呼应
- 配「轻微音效」(如 “咻” 的风声,0.3 秒),在收缩开始时播放
✅ 效果参考:
旅行 vlog 中,海边画面慢慢收缩成右下角的小太阳图标,同时下一段城市画面从图标处放大展开,转场自然不突兀。
场景 2:多图收缩拼图(适合图片展示,突出 “层次感”)
适用场景:
相册视频、产品多图展示(如服装不同角度、美食多道菜),让多张图片依次收缩到指定位置,拼成整洁的画面。
剪映制作步骤:
- 准备图片并定位
- 导入 3-5 张图片(尺寸统一,如都是 1:1 正方形),用「画中画」叠加在背景上
- 先确定最终拼图位置(如左上角、右上角、左下角各放一张,中心放一张),用「参考线」标记
- 设置每张图的收缩动画
- 第一张图:初始位置全屏,加「退场动画」→「缩放」(时长 0.6 秒,终点到左上角标记处)
- 第二张图:延迟 0.3 秒开始收缩(避免重叠),从全屏缩放到右上角标记处
- 后续图片依次延迟 0.2-0.3 秒,按 “左上→右上→左下→中心” 的顺序收缩
- 统一风格与细节
- 所有图片加相同「滤镜」(如 “清新”“复古”),保持色调一致
- 收缩完成后,给每张图加「描边」(白色 1 像素),区分图片边界
- 背景用纯色或渐变(如浅灰、米白),避免抢镜
💡 进阶技巧:
在最后一张图收缩完成后,加「整体缩放」动画(所有图片一起缩小 5% 再放大 5%,时长 0.5 秒),像 “拼图轻微跳动”,增加灵动感。
场景 3:聚焦收缩(适合突出重点,突出 “引导性”)
适用场景:
教程视频、解说视频,通过收缩画面聚焦某个细节(如产品按钮、文字关键词),告诉观众 “这里要注意”。
剪映制作步骤:
- 确定聚焦区域
- 导入视频(如教程画面、带文字的图片),找到需要突出的重点(如 “点击这里” 的按钮、关键词 “重点”)
- 用「标记」功能在时间轴标记聚焦开始的时间点
- 做局部收缩动画
- 选中视频,加「动画」→「缩放」(选择 “从中心收缩”),时长 0.8 秒
- 用「关键帧」控制收缩范围:
- 0 秒(开始):缩放 100%(全屏)
- 0.8 秒(结束):缩放 150%(只显示重点区域,如按钮占满屏幕)
- 同时加「模糊」特效(只模糊非重点区域,用「蒙版」框住重点,外部加模糊)
- 强化聚焦效果
- 在收缩结束后,给重点区域加「闪烁」特效(强度 50%,0.3 秒一次)
- 配「提示音」(如 “叮” 的一声),在收缩完成时播放,强化 “注意这里” 的信号
- 加「文字箭头」贴纸,指向聚焦区域,配合收缩让观众一眼 get 重点
示例:
手机操作教程中,画面从全屏慢慢收缩,最终聚焦在 “设置按钮” 上(按钮占满屏幕),周围区域模糊,同时箭头闪烁指向按钮,观众瞬间知道 “要点击这里”。
二、让收缩效果更丝滑的 4 个细节技巧
技巧 1:用 “动画曲线” 避免 “硬邦邦” 收缩
剪映默认的收缩是 “匀速缩放”,容易显生硬,改动画曲线让收缩有 “加速度变化”:
- 快速收缩转场:选「急入急出」曲线(开始快、中间慢、结尾快),像 “被快速吸走”
- 缓慢聚焦收缩:选「缓入缓出」曲线(开始慢、中间快、结尾慢),像 “慢慢聚焦”
操作:
选中动画条,点击「动画曲线」,根据场景选择对应曲线,收缩瞬间变自然。
技巧 2:按 “音乐节奏” 定收缩速度(避免 “不同步”)
收缩速度和音乐脱节会很违和,按节奏调整:
音乐类型 | 收缩时长建议 | 原理 |
快节奏音乐(如电子) | 0.3-0.5 秒 | 配合鼓点,收缩利落不拖沓 |
慢节奏音乐(如抒情) | 1-1.5 秒 | 跟着旋律,收缩柔和不突兀 |
解说类无音乐 | 0.6-0.8 秒 | 给观众反应时间,看清收缩过程 |
技巧 3:加 “边缘细节” 提升层次感(告别 “扁平收缩”)
收缩时边缘太单调?加这两个细节:
- 收缩过程中:给画面加「轻微阴影」(用「特效」→「阴影」,强度 10%),收缩时阴影同步变小,像 “画面有厚度”
- 收缩结束后:在边缘加「动态光效」(如 “发光边框”,强度 20%),聚焦时更醒目
操作:
把阴影和光效贴纸与原素材「编组」,确保收缩时同步变化,不脱节。
技巧 4:做 “反向收缩” 形成呼应(适合开头结尾)
开头用收缩引入,结尾用反向收缩收尾,让视频更完整:
- 开头:黑屏中,画面从一个点收缩放大到全屏(像 “画面从远处跑来”)
- 结尾:画面从全屏收缩成一个点消失(像 “画面跑向远处”)
示例:
vlog 开头,用 “收缩放大” 展示标题文字;结尾,画面收缩成小图标(如相机图标),呼应开头,结构更严谨。
三、避坑指南:制作收缩模板最容易犯的 3 个错误
- 收缩速度忽快忽慢,没有规律
同一段视频中,前半段收缩用 0.3 秒,后半段用 1 秒,观众看得晕。
解决:同一模板中收缩时长保持一致(如全用 0.6 秒),只有转场和聚焦可区分快慢(转场快、聚焦慢)。
- 收缩后画面模糊,细节看不清
把图片收缩到太小(如 5%),导致文字、图案模糊,失去聚焦意义。
解决:收缩终点最小不低于 10%(确保细节清晰),若要突出极小区域,先局部放大再收缩(如先放大按钮到 200%,再收缩到 100%)。
- 多图收缩重叠,画面杂乱
多张图片同时收缩,没留间隙,堆成一团看不清。
解决:用「参考线」划分区域,确保收缩后每张图之间有 5% 的间距;按 “先边缘后中心” 的顺序收缩,避免遮挡。
四、常见问题解答
❓ 问:怎么让收缩效果 “绕着圈收缩”(不是直线缩小)?
答:加 “旋转 + 收缩” 组合动画:
- 给素材加「循环动画」→「旋转」(顺时针,速度 1x)
- 同时加「退场动画」→「缩放」(缩小到 10%)
- 两者时长一致(如 0.6 秒),画面会边转边收缩,像 “螺旋式缩小”
❓ 问:没有参考线,怎么精准定位多图收缩的位置?
答:用 “标记点” 辅助:
- 在背景上用「文字」工具画十字线(临时标记中心点、四角)
- 收缩完成后删除十字线,确保图片位置精准对齐
❓ 问:手机版剪映能批量设置多张图片的收缩动画吗?
答:能!用 “复制动画” 功能:
- 做好第一张图的收缩动画后,长按动画条→「复制动画」
- 选中其他图片→「粘贴动画」,再微调位置和延迟时间,比逐张设置快一倍
总结
剪映制作收缩模板的核心是 “节奏 + 层次”——
- 转场收缩要快而利落,配合音效更带感
- 多图收缩要按顺序,留间隙不重叠
- 聚焦收缩要慢而清晰,突出重点不模糊
新手别觉得 “收缩简单不用学”,掌握动画曲线、节奏匹配、边缘细节这几个技巧,就能让收缩效果从 “能用” 变成 “加分项”。
觉得有用的话,点赞收藏,下次做转场或多图展示时,直接套用教程,收缩效果让视频质感翻倍~
ADs:从0基础到挑战短视频赚钱,报名5天精品短视频变现训练营,微信:180290638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