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盘效果是短视频里的 “复古神器”—— 无论是模拟 90 年代的 CD 唱片、黑胶唱片的旋转纹路,还是带光影的动态光盘,都能给视频增加 “怀旧感” 和 “设计感”。但很多人用剪映制作时,要么做出的光盘 “像扁平的圆片”,要么 “旋转不自然”,要么 “缺了光影细节,没质感”。

剪映怎么制作光盘效果
作为剪映实操博主,今天就把光盘效果的制作逻辑拆透:光盘不是 “画个圆加纹路”,而是 “靠分层设计出立体感,靠动画做出真实旋转”。从基础 CD 到创意光影光盘,新手跟着步骤做,普通素材也能做出 “像拿在手里转的真实光盘” 效果。
一、剪映制作光盘的 3 大核心风格(附详细步骤)
风格 1:经典 CD 光盘(带标签和反光,适合复古 vlog)
适用场景:
怀旧视频、音乐分享、90 年代主题混剪,核心是 “还原 CD 的银面 + 标签 + 反光”,传递复古感。
剪映制作步骤:
制作光盘基底(银面 + 纹路)
- 新建黑色背景(时长 5 秒),点击「画中画」→「新增画中画」,导入一张纯白色图片
- 用「圆形蒙版」把图片切成正圆形(双指缩放至合适大小,占屏幕 1/2)
- 点击「特效」→「纹理」→「放射状模糊」(强度 60%,模拟 CD 的纹路)
- 加「滤镜」→「黑白」→「银调」(强度 80%),让圆片有 “金属银质感”
添加 CD 标签(中心图案)
再新增一个画中画,导入标签素材(可自己设计:圆形,直径是光盘的 1/3,带文字或图案)
用「对齐」工具把标签放在光盘正中心,「不透明度」100%
若没有现成标签,用「文字」工具在中心画个小圆,输入 “MUSIC”“1998” 等复古文字
做旋转动画(关键!让光盘 “活” 起来)
选中光盘基底(银面),点击「动画」→「循环动画」→「旋转」(方向顺时针,速度 1.5x)
选中标签,同样加「旋转动画」(速度与基底一致,避免 “标签和光盘不同步”)
加「音效」→「 vinyl scratch」(黑胶摩擦声,0.5 秒,在光盘开始旋转时播放)
✅ 效果参考:
银面光盘顺时针旋转,放射状纹路跟着动,中心标签同步转,像 “放进 CD 机里的唱片开始播放”。
风格 2:黑胶唱片(带纹路和唱针,适合音乐类视频)
适用场景:
爵士乐、老歌翻唱视频,需要 “黑胶的粗纹路 + 唱针”,突出 “复古仪式感”。
剪映制作步骤:
- 制作黑胶基底
- 新建深灰色背景,导入黑色图片,用「圆形蒙版」切成比 CD 稍大的圆(占屏幕 2/3)
- 加「特效」→「纹理」→「网格」(强度 30%,调整角度 45°,模拟黑胶的细纹)
- 再叠加「特效」→「划痕」(强度 20%),增加 “旧唱片的磨损感”
- 加唱针(提升真实度的关键)
- 找一张唱针图片(透明底 PNG,可在搜图网站下载),导入「画中画」
- 调整唱针角度(向右下方倾斜 30°),针尖对准黑胶边缘(别戳到中心标签)
- 给唱针加「动画」→「轻微抖动」(强度 5%),模拟 “播放时的震动”
- 优化旋转细节
- 黑胶旋转速度设为 “慢速”(循环动画旋转,速度 0.8x),比 CD 慢更符合黑胶特性
- 加「光影」→「点光」(在黑胶边缘打一束光,强度 30%),让纹路更清晰
- 配音乐时,加「轻微杂音」(背景噪音,音量 10%),像 “黑胶播放的底噪”
💡 进阶技巧:
在黑胶边缘加一圈 “白色细边”(用「贴纸」→「形状」画个稍大的圆,颜色白色,「不透明度」50%),区分黑胶和背景,更有层次感。
风格 3:创意光影光盘(带炫光和透明感,适合卡点视频)
适用场景:
电子音乐、卡点混剪,需要 “彩色光影 + 透明质感”,突出 “动感和未来感”。
剪映制作步骤:
- 做透明光盘基底
- 新建渐变背景(蓝→紫,模拟舞台灯光),导入白色图片,「圆形蒙版」切成圆
- 「不透明度」调至 60%,加「特效」→「光效」→「棱镜」(强度 40%,让光盘带彩色反光)
- 加光影特效
- 用「画中画」导入 “星光”“光斑” 贴纸,放在光盘边缘(如右侧边缘聚一束蓝光)
- 加「特效」→「发光」→「径向模糊」(中心在光盘中心,强度 50%,像 “光盘发光的光晕”)
- 卡点旋转(配合音乐节奏)
- 导入音乐,用「自动踩点」标记重音鼓点
- 光盘旋转动画设为 “脉冲式”:平时慢速转,鼓点时突然加速(用「关键帧」控制:鼓点前速度 0.5x,鼓点时 1.2x,持续 0.3 秒)
- 鼓点时给光盘加「闪烁」特效(强度 80%,0.2 秒),像 “灯光打在光盘上的瞬间反光”
示例:
电子音乐 “咚” 的重音时,光影光盘突然加速转,边缘蓝光闪烁,和音乐节奏完美卡上,动感翻倍。
二、让光盘效果更真实的 4 个细节技巧
技巧 1:用 “光影分层” 做出立体感(告别 “扁平圆”)
光盘没立体感?加这 3 层光影:
- 高光层:在光盘左上方加「光效」→「柔光」(强度 20%,圆形光斑),模拟 “灯光照射的高光”
- 阴影层:在光盘右下方用「画中画」放一个黑色半透明圆(「不透明度」30%),模拟 “光盘的阴影”
- 边缘光:给光盘加「描边」(白色,2 像素),边缘稍微发光(「发光强度」10%)
操作:
光影跟着光盘动 —— 把光影特效和光盘基底「编组」,这样旋转时光影同步移动,更真实。
技巧 2:按 “场景选旋转速度”(符合真实逻辑)
不同光盘旋转速度不同,别瞎设:
光盘类型 | 旋转速度(剪映循环动画) | 原理 |
CD 光盘 | 1.2-1.5x | 实际 CD 播放速度快,适合快节奏 |
黑胶唱片 | 0.5-0.8x | 黑胶转速慢,突出 “慢节奏仪式感” |
创意光影盘 | 1.0-2.0x(可变速) | 随音乐节奏变,卡点时加速 |
技巧 3:加 “小瑕疵” 更显真实(旧光盘必备)
全新光盘太假?加这些 “瑕疵”:
- 黑胶 / CD:加「特效」→「脏点」(强度 15%),模拟 “灰尘”
- 旧光盘:加「特效」→「裂纹」(强度 10%),在边缘加 1-2 道裂痕
- 所有类型:在旋转动画里偶尔加「停顿」(用关键帧:正常转 3 秒,突然停 0.1 秒再转),像 “播放时的轻微卡顿”
效果:
带瑕疵的光盘更有 “故事感”,尤其在怀旧视频里,能勾起 “翻箱底找旧唱片” 的回忆。
技巧 4:用 “画中画叠加” 做 “光盘堆”(适合封面或片头)
想展示多张光盘?这样做更有层次:
- 按 “风格 1” 做 3 张不同标签的光盘(CD 或黑胶)
- 把 3 张光盘导入「画中画」,大小依次缩小 10%(最大的在底层,最小的在顶层)
- 每张光盘错开角度(底层 0°,中层 15°,顶层 30°),像 “随手堆在一起的唱片”
- 只给底层和中层加轻微旋转(速度 0.3x),顶层不动,突出重点
用途:
放在视频片头当封面,或作为 “音乐合集” 的转场画面,比单张光盘更丰富。
三、避坑指南:制作光盘最容易犯的 3 个错误
- 旋转动画 “不同步”
光盘基底转得快,中心标签转得慢,像 “标签要从光盘上掉下来”。
解决:选中所有图层(基底 + 标签),点击「编组」,再统一加旋转动画,确保速度一致。
- 光影 “太假”
高光位置不固定(如光盘转了,高光还在左上角),不符合 “光源逻辑”。
解决:把光影特效和光盘「编组」,让光影跟着光盘一起转,像 “光源固定,光盘在光下转”。
- 光盘 “边缘模糊”
用圆形蒙版时没调「羽化」,边缘太硬像 “剪纸”,或羽化太高边缘发虚。
解决:圆形蒙版的「羽化」设为 “5-8”(数值越小边缘越清晰),既自然又不模糊。
四、常见问题解答
❓ 问:没有透明底的标签 / 唱针素材,怎么办?
答:用剪映「抠像」自己做:
- 找一张带白色背景的标签图,导入后点击「抠像」→「智能抠像」,自动去掉白色背景
- 若边缘有残留,用「手动抠像」擦除多余部分,或加「描边」掩盖瑕疵
❓ 问:怎么让光盘 “从屏幕外转进来”?
答:做 “入场动画”:
- 初始位置:把光盘放在屏幕外右侧(只露 1/10 边缘)
- 加「入场动画」→「滑动」(从右到左,时长 1 秒),同时开启「循环旋转动画」
- 动画结束时,光盘刚好停在屏幕中心,像 “被推进来的唱片”
❓ 问:手机版剪映能做出 “3D 光盘” 效果吗?
答:能!用 “多层叠加” 模拟 3D:
- 底层:稍大的圆,颜色深一点(模拟光盘侧面)
- 中层:正常大小的光盘基底(银面 / 黑胶)
- 顶层:中心标签,比中层稍小
- 三层对齐后一起旋转,底层和顶层转速略慢,模拟 “3D 的厚度感”
总结
剪映制作光盘效果的核心是 “分层 + 动画”——
- 基底做纹理(放射纹 / 网格),加标签定风格(CD / 黑胶)
- 旋转动画要同步,光影跟着转才真实
- 按视频类型选风格(复古用 CD / 黑胶,动感用光影盘)
新手别觉得 “做光盘难”,从最简单的 CD 开始,先画圆加旋转,再慢慢加标签和光影,很快就能做出有质感的光盘效果。
觉得有用的话,点赞收藏,下次做怀旧或音乐视频时,直接套用教程,光盘效果让视频质感翻倍~
ADs:从0基础到挑战短视频赚钱,报名5天精品短视频变现训练营,微信:180290638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