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剪映短视频剪辑博主,经常有粉丝问:“拍了一段长视频,想切成几段再拼接,怎么切才精准?有时候切完画面会卡顿,有没有解决办法?” 其实剪映的切割功能看似简单,却藏着不少细节 —— 不同场景需要不同的切割方式,比如精准卡点要靠 “时间轴定位”,多段快速切割要用 “快捷键”,避免卡顿则要注意 “切割后的衔接”。今天就把手机端和电脑端的切割技巧、避坑指南全分享出来,让你切视频又快又准,适合所有类型的短视频剪辑。

剪映切开视频怎么剪
一、先明确:“切开视频” 的 3 个核心用途
剪映切开视频不是为了 “把视频切碎”,而是服务于这些剪辑需求:
- 精简内容:删掉冗余片段(如开头的空白、中间的失误镜头),让视频更紧凑;
- 节奏控制:通过切割实现 “快切”(短片段密集拼接,增强节奏感)或 “慢切”(长片段少切割,营造沉浸感);
- 分段处理:对不同片段做差异化编辑(如前半段加滤镜、后半段调速度),丰富视频层次。
比如同样是 1 分钟的 vlog,普通切割可能只切 2-3 段,而优质切割会按 “起床→做饭→出门” 分成 5-6 段,每段 10-15 秒,用转场衔接,节奏更清晰。
二、剪映切开视频的 3 种基础方式(手机端 + 电脑端通用)
方式 1:基础切割(分割功能),适合新手入门
这是最常用的切割方法,适合大多数场景(如删除冗余、简单分段),手机端和电脑端操作逻辑一致。
手机端操作:
- 打开剪映 APP,导入需要切割的视频,进入编辑界面;
- 拖动时间轴(底部的白色滑块),定位到需要切割的位置(如想在第 5 秒处切开,就把滑块拖到 5 秒刻度);
- 点击底部 “剪辑”→“分割”(剪刀图标),视频会在时间轴位置一分为二,变成两个独立片段;
- 若需要多段切割,重复步骤 2-3(如在 8 秒、12 秒处继续分割),可将视频切成任意段数。
👉 技巧:切割时放大时间轴(双指捏合屏幕,时间轴会变长,刻度更精细),能精准到 0.1 秒,避免切在画面动作的中间(如人物说话到一半被切断,会显突兀)。
方式 2:精准切割(时间点定位),适合卡点剪辑
当需要在特定时间点(如音乐鼓点、台词结尾)切割时,用 “时间点定位” 更精准,适合节奏类视频(如卡点舞蹈、教程步骤)。
手机端操作:
- 导入视频和音频(若有),播放视频找到需要切割的精准时间点(如音乐鼓点在 00:03:20 处);
- 点击时间轴上方的 “时间显示”(如 “00:00:00”),弹出 “跳转到指定时间” 窗口,输入具体时间(如 “00:03:20”),点击 “确定”,时间轴会自动定位到该点;
- 点击 “分割”,视频会精准切在你输入的时间点,误差不超过 0.05 秒。
电脑端优势:
电脑端可直接在时间轴上输入时间(如按 “Ctrl+G” 弹出定位窗口),且时间轴刻度更清晰(最小单位 0.01 秒),适合对卡点精度要求高的场景(如电子音乐卡点视频)。
方式 3:批量切割(快速分割多段),适合长视频处理
当需要把长视频切成等时长片段(如把 10 分钟视频切成 10 个 1 分钟片段),用 “批量切割” 效率更高,避免手动重复操作。
电脑端操作(手机端无此功能):
- 导入长视频,点击顶部 “剪辑”→“批量分割”;
- 选择分割方式:
- 按 “时长” 分割(如设置 “每段 10 秒”,视频会自动按 10 秒间隔切割);
- 按 “段数” 分割(如设置 “分成 5 段”,视频会平均分成 5 段);
- 点击 “确定”,视频会自动切割成多段,且每段保持独立,可单独编辑。、
欢迎加入店托易剪映论坛社区圈子,定期分享剪辑资源:
三、4 个场景的切割 + 编辑模板(直接抄作业)
场景 1:删除冗余片段(如 vlog 去废镜头)
- 需求:剪掉开头空白、中间失误,保留核心内容
- 操作:
- 从头到尾播放视频,在需要删除的片段开头和结尾各切一刀(如 0-2 秒是空白,就在 0 秒和 2 秒处切割);
- 选中切割出的冗余片段(0-2 秒),点击 “删除”;
- 若删除后前后片段衔接生硬,加 “基础转场”(如 “淡入淡出”),时长 0.2 秒。
场景 2:音乐卡点切割(如舞蹈视频、快剪)
- 需求:视频片段切换精准踩在音乐鼓点上,增强节奏感
- 操作:
- 导入视频和音乐,用 “自动踩点” 标记音乐鼓点(参考前文 “音乐视频剪辑” 的踩点方法);
- 拖动时间轴到鼓点标记处,点击 “分割”,按鼓点将视频切成多段;
- 每段视频时长与鼓点间隔一致(如鼓点间隔 0.5 秒,每段视频就 0.5 秒),拼接后画面会随音乐节奏跳动。
场景 3:分段调色(同一段视频不同色调)
- 需求:对视频的不同部分做差异化调色(如前半段冷色调、后半段暖色调)
- 操作:
- 在需要改变色调的位置切割视频(如第 15 秒处);
- 选中前半段,用 “调节” 功能调冷色调(色温 – 10,色调 + 5);
- 选中后半段,调暖色调(色温 + 15,色调 – 5);
- 切割处加 “闪黑” 转场(0.1 秒),过渡自然不突兀。
场景 4:多镜头混剪(如同一事件的不同角度)
- 需求:将多个角度拍摄的视频(如正面、侧面、特写)按时间顺序切割拼接,还原事件全貌
- 操作:
- 分别导入不同角度的视频,按时间线排列(如正面视频放轨道 1,侧面视频放轨道 2);
- 在每个镜头的切换点切割(如正面视频拍到 5 秒时,在 5 秒处切割);
- 保留轨道 1 的前 5 秒(正面)、轨道 2 的 5-10 秒(侧面),删除多余部分,形成 “正面→侧面” 的视角切换;
- 切换处加 “推进” 转场(0.3 秒),模拟镜头移动感。
四、避坑指南:切开视频最容易犯的 3 个错
错误操作 | 后果 | 正确做法 |
切割在画面动作的中间(如人物抬手到一半被切断) | 画面有 “跳跃感”,观众会觉得卡顿 | 切割时等一个完整动作结束(如人物抬手后放下,在放下的瞬间切割),或用 “慢动作” 延长动作,在动作间隙切割 |
频繁切割短片段(每 0.3 秒切一次),且不用转场 | 画面杂乱像 “PPT 快翻”,观感疲劳 | 短片段(≤1 秒)连续切割不超过 5 段,每段之间加 “快闪” 转场(0.1 秒),或用 “同色系画面” 减少视觉冲击 |
切割后直接拼接不同场景的片段(如室内突然切到室外) | 衔接生硬,像 “两个视频硬凑在一起” | 不同场景的片段之间加 “转场特效”(如 “模糊转场”“光效转场”),或在切割处加 “音效过渡”(如风声、脚步声) |
五、进阶技巧:让切割后的视频更流畅的 3 个细节
1. 用 “磁吸功能” 对齐片段(电脑端)
电脑端剪映开启 “磁吸” 功能(时间轴左侧的磁铁图标)后,切割后的片段会自动对齐,避免出现间隙(0.1 秒的间隙也会导致卡顿),尤其适合多轨道混剪时保持画面同步。
2. 切割后做 “帧对齐”(精准控节奏)
切割后若发现两段视频的动作衔接不自然(如前一段人物抬手,后一段手突然放下),可手动微调片段:
- 选中后一段视频,按 “←” 或 “→” 方向键,每次移动 1 帧(0.04 秒),直到动作衔接流畅;
- 手机端可长按片段左右拖动,精度稍低但足够日常使用。
3. 长视频切割前先 “分段标记”
处理 10 分钟以上的长视频时,先播放一遍,在需要切割的位置用 “标记功能”(手机端是小旗帜图标,电脑端按 “M” 键)做标记,再按标记切割,比边看边切效率高 3 倍,且不易遗漏重要片段。
六、封面配图方案
方案 1:对比式封面
左侧是 “未切割的长视频(冗余片段多)”,右侧是 “切割后的视频(片段紧凑)”,中间用绿色箭头标注 “3 种切割方式”。顶部文字 “剪映怎么切开视频?精准不卡顿”,底部加 “新手也能快速上手”,突出前后差异。
方案 2:步骤式封面
分三格展示核心步骤:①定位切割点(时间轴拖动) ②点击分割按钮 ③切割后编辑(删除 / 拼接)。每格用 “剪刀” 图标装饰,底部写 “切开视频 3 步法”,背景用剪映红色渐变,直观易懂。
方案 3:场景化封面
背景是剪映编辑界面,时间轴上有切割后的多段视频,预览窗口左侧是切割前的画面,右侧是切割后的画面。配文 “剪映这么切视频,节奏紧凑不拖沓”,右下角放 “vlog / 教程 / 混剪都能用” 标签,贴近多场景应用。
其实切开视频的核心是 “服务节奏”—— 该短的片段要果断切短(如快剪场景),该长的片段要少切割(如慢镜头场景),避免为了切割而切割。掌握这 3 种切割方式和流畅衔接的技巧,你的视频会比别人更有 “呼吸感”,完播率自然更高。如果你们有特殊的切割需求(如按台词切割)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,我来教你针对性方法~
Ad:从0基础到挑战短视频赚钱,报名5天精品短视频变现训练营,微信:dty8798
(若已加满,请网页右下角联系在线客服)
课程推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