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剪映短视频剪辑博主,经常有粉丝问:“看到别人的视频有那种暖暖的土黄色调,复古又高级,用剪映怎么调?为什么我调出来像‘泛黄的旧照片’,很廉价?” 其实土黄色调的关键是 “平衡暖黄与灰度”—— 既要有温暖的黄色基底,又要有恰到好处的低饱和感,避免俗气。今天就把手机端和电脑端的调色方法、场景模板全分享出来,适合复古 vlog、秋日氛围、纪实类视频。

剪映土黄调色怎么调
一、先明确:高级土黄色调的 3 个核心特点
不是所有 “偏黄” 的画面都叫 “高级土黄色调”,真正有质感的土黄色调要满足:
- 基底色:以暖黄、浅棕为主,避免纯黄色(纯黄会显廉价);
- 饱和度:整体低饱和(比原画面低 20%-30%),黄色部分饱和度略高于其他颜色(形成主次);
- 光影感:保留明暗对比(暗部偏棕,亮部偏黄),有 “阳光晒过的复古感”,避免画面发灰或过曝。
这种色调在秋日落叶、老街道、复古穿搭等场景中尤其出彩,能瞬间提升视频的氛围感,让普通画面有 “电影截图” 的质感。
二、手机端:3 步调出高级土黄色调,新手也能上手
步骤 1:基础调节,奠定土黄基底
打开剪映 APP 导入视频,点击底部 “调节”,先调整基础参数,让画面整体偏向暖黄:
参数 | 调整方向 | 作用 | 参考值 |
色温 | 向右拉(偏暖) | 让画面整体偏黄、偏暖,是土黄色调的基础 | +15~+25(根据原画面冷暖调整,冷色调视频多拉,暖色调少拉) |
色调 | 向左拉(偏绿)或向右拉(偏红) | 中和纯黄色的俗气:偏绿让黄色带 “草黄感”,偏红让黄色带 “棕黄感” | -5~+5(轻微调整,过度会偏离土黄) |
饱和度 | 向左拉(降低) | 降低整体饱和度,避免颜色刺眼,突出 “土” 的质感 | -10~-20(原画面饱和度高就多降,低就少降) |
对比度 | 向右拉(提高) | 增强明暗对比,让暗部更棕、亮部更黄,层次更清晰 | +10~+15(避免过高导致暗部死黑) |
明度 | 向左拉(降低) | 压低亮度,增加复古感,黄色在稍暗的画面中更显高级 | -5~-10(别太低,否则画面发灰) |
👉 例:原视频是冷色调的街景,色温 + 20(画面变黄),饱和度 – 15(降低杂色),对比度 + 12(增强光影),明度 – 8(压暗画面),土黄基底初步形成。
步骤 2:HSL 调色,精准控制黄色系
基础调节后,点击 “调节”→“HSL”,单独调整黄色、橙色、绿色(这三个颜色是土黄色调的核心):
- 黄色:土黄色调的主色,重点调整
- 色相:向左拉(偏绿)→ 黄中带青,适合秋日草木;向右拉(偏橙)→ 黄中带棕,适合复古场景;
- 饱和度:+5~+10(让黄色在低饱和画面中稍突出,但别超过原饱和度);
- 明度:-5~0(让黄色暗一点,更接近 “土” 而非 “亮黄”)。
- 橙色:影响肤色、夕阳等元素,避免与黄色冲突
- 色相:向右拉(偏红)→ 让橙色带 “棕感”,与土黄协调;
- 饱和度:-5~0(肤色区域别降太多,否则显脏);
- 明度:-5~+5(根据画面明暗调整,保持自然)。
- 绿色:若画面有植物,让绿色向黄色靠拢
- 色相:向右拉(偏黄)→ 树叶、草地变成 “黄绿”“棕绿”,融入土黄氛围;
- 饱和度:-10~-15(降低绿色的鲜艳度,避免抢镜)。
👉 关键:HSL 调节的核心是 “让非黄色系颜色向黄色 / 棕色靠拢”,比如绿色偏黄、红色偏棕,画面色调更统一。
步骤 3:加滤镜 + 特效,增强质感
基础调节和 HSL 调整后,用滤镜和特效强化土黄氛围:
- 滤镜:选 “复古” 类滤镜(如 “卡梅尔”“普林斯顿”“EK1”),强度 10%~20%(只增强氛围,不改变已调好的色调);
- 特效:点击 “特效”→“基础”→“颗粒”,强度 5%~10%(模拟胶片颗粒感,复古感翻倍);
- 光效:若画面有光源(如阳光、灯光),加 “光晕” 特效(强度 10%),让亮部带 “暖黄光斑”,更有电影感。
👉 例:加 “卡梅尔” 滤镜(15%)+ 颗粒特效(8%),画面瞬间有了 “老照片” 的质感,土黄色调更浓郁但不刺眼。
欢迎加入店托易剪映论坛社区圈子,定期分享剪辑资源:
三、3 个场景的土黄色调模板(直接抄作业)
场景 1:复古 vlog(老街道、旧物件)
- 核心需求:突出 “年代感”,黄色带棕调,像 80 年代的胶片
- 基础调节:色温 + 20,色调 + 5(偏红),饱和度 – 15,对比度 + 15,明度 – 10;
- HSL:黄色(色相 + 5,饱和度 + 5,明度 – 5),橙色(色相 + 10,饱和度 – 5);
- 滤镜:“卡梅尔” 15% + 颗粒 8%。
场景 2:秋日氛围(落叶、稻田、夕阳)
- 核心需求:黄色带 “秋意”,偏黄绿、橙黄,有温暖感
- 基础调节:色温 + 15,色调 – 5(偏绿),饱和度 – 10,对比度 + 10,明度 – 5;
- HSL:黄色(色相 – 5,饱和度 + 10,明度 0),绿色(色相 + 20,饱和度 – 15);
- 滤镜:“EK1” 10% + 光晕特效(阳光处)5%。
场景 3:纪实类视频(街头采访、生活记录)
- 核心需求:自然不刻意,黄色带 “土灰感”,像纪录片画面
- 基础调节:色温 + 10,色调 0,饱和度 – 20,对比度 + 5,明度 – 8;
- HSL:黄色(色相 0,饱和度 – 5,明度 – 5),橙色(色相 0,饱和度 – 10);
- 滤镜:“原生” 5%(轻微增强质感,不改变色调)。
四、避坑指南:3 个让土黄色调变 low 的错误
错误操作 | 后果 | 正确做法 |
色温拉到 + 30 以上,画面全黄 | 黄色刺眼,像 “黄疸病”,失去 “土” 的质感 | 色温不超过 + 25,搭配降低饱和度和明度,让黄色 “沉下去” |
只调黄色,忽略其他颜色 | 画面中绿色、红色太突兀(如绿色树叶鲜艳,与土黄不搭) | 用 HSL 调整所有颜色向 “黄 / 棕” 靠拢,尤其是绿色和红色 |
加浓滤镜掩盖调色不足 | 滤镜强度超过 30%,画面发灰、细节丢失 | 滤镜只做辅助(10%~20%),核心靠基础调节和 HSL |
五、进阶技巧:让土黄色调更高级的 4 个细节
1. 用 “蒙版” 做局部调色
画面中某部分(如天空)不适合土黄色调,可用蒙版隔离:
- 点击 “画中画”→“新增画中画”,导入原视频;
- 加 “线性蒙版”,遮住不需要调色的区域(如天空);
- 只对蒙版外的区域(如地面、建筑)应用土黄参数,天空保持原色调或调为浅蓝,画面更有层次。
2. 保留 “高光细节”,避免画面发闷
土黄色调容易暗部过黑,点击 “调节”→“光感”,提高 “高光”(+10~+15),让亮部(如阳光、灯光)保留细节,像 “阳光透过树叶的暖黄光斑”,画面更透气。
3. 搭配 “暗角” 增强聚焦感
点击 “特效”→“基础”→“暗角”,强度 10%~15%,让画面边缘稍暗、中间明亮,观众视线会聚焦在中间的土黄色主体(如人物、落叶),氛围感更强。
4. 加 “复古音效” 强化风格
土黄色调的视频搭配复古音效(如老胶片杂音、黑胶唱片音乐),视听结合让风格更统一。剪映 “音频”→“音乐库” 搜 “复古”“胶片”,选一首节奏舒缓的音乐,效果翻倍。
六、封面配图方案
方案 1:对比式封面
左侧是 “原视频色调”,右侧是 “土黄色调后的效果”(用箭头标注黄色、棕色区域),中间用绿色箭头标注 “3 步调色”。顶部文字 “剪映调出高级土黄色调”,底部加 “复古感 + 电影质感”,突出调色前后的差异。
方案 2:步骤式封面
分三格展示核心步骤:①基础调节界面(色温 + 20) ②HSL 调整黄色的截图 ③加滤镜和颗粒的效果。每格用 “土黄色” 边框装饰,底部写 “土黄色调 3 步法”,背景用浅棕色,贴近色调主题。
方案 3:场景化封面
背景是一张复古街景视频截图(土黄色调),旁边放剪映调节界面的小窗口(显示色温、饱和度参数)。配文 “剪映这么调,普通视频变电影截图”,右下角放 “复古 vlog 必备” 标签,吸引喜欢复古风格的用户。
其实土黄色调的核心是 “克制”—— 暖黄不刺眼,低饱和不发灰,明暗有层次。掌握这个原则,无论是老照片风还是秋日感,都能调出高级感。如果你们有特殊场景(如人像土黄色调)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,我来教你针对性调整肤色的技巧~
Ad:从0基础到挑战短视频赚钱,报名5天精品短视频变现训练营,微信:dty8798
(若已加满,请网页右下角联系在线客服)
课程推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