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专注剪映实操的短视频剪辑博主,我发现 90% 新手混音都会翻车 —— 要么口播视频 “BGM 盖过人声,听不清知识点”,要么剧情混音 “脚步声比台词还响”,观众看 3 秒就说 “太吵,关声音看”。

剪映怎么混音好听
今天拆「剪映混音好听全攻略」,从口播、剧情到 vlog,教你 “分层定优先级、调参数控平衡、加细节显质感”,跟着「速查卡→步骤→避坑」走,5 分钟解决 “失衡、浑浊、无层次”,让声音从 “杂音堆” 变成视频的 “沉浸加分项”!
🔥 新手速查卡(10 秒抄作业,动作标红)
混音场景 | 核心操作(emoji 标动作) | 按钮位置(超具体) | 避坑红区(绝对别做!) | 耗时 | 适合视频类型 |
🎤 口播混音(人声 + BGM) | ✅ 定人声优先→调音量:人声 – 6dB/BGM-12dB→开 EQ 优化 | 移动端:【音频】→选中轨道→【音量】/【EQ】;PC 端:【属性 – 音频】→【音量】/【EQ】 | ❌ BGM 超 – 10dB(盖人声) | 1 分钟 | 知识口播、单人解说视频 |
🎬 剧情混音(多角色 + 音效) | ✅ 分角色音量:主角 – 5dB / 配角 – 8dB→音效 – 15dB→加淡入淡出 | 移动端:长按音频→【音量】/【淡入淡出】;PC 端:右键音频→【音量调节】/【淡入淡出】 | ❌ 音效超 – 12dB(刺耳) | 2 分钟 | 剧情短片、双人访谈视频 |
📱 vlog 混音(环境音 + BGM + 人声) | ✅ 分层:人声 – 6dB/BGM-13dB / 环境音 – 18dB→开动态控制 | 移动端:【音频】→多轨排序→【动态控制】;PC 端:【属性 – 音频】→【动态范围压缩】 | ❌ 环境音超 – 15dB(浑浊) | 2 分钟 | 生活 vlog、旅行记录视频 |
一、先看对比:10 秒懂 “错在哪”(附混音痛点)
效果类型 | 翻车案例(超具体画面) | 错误原因 | 新手踩坑率 |
❌ 失衡款 | 口播视频 BGM 调 – 8dB,人声 – 6dB,像 “在 KTV 听人说话”,观众说 “听不清知识点,关了”,互动率降 35% | 音量比例反了,BGM 盖人声 | 92% |
❌ 浑浊款 | vlog 同时开环境音(-12dB)、BGM(-10dB)、人声(-6dB),像 “在菜市场说话”,粉丝留言 “太乱,听着累” | 多音叠加无层次,没分层优先级 | 88% |
❌ 忽大款 | 剧情混音没开动态控制,主角台词 – 5dB,突然的音效 – 5dB,像 “被吓一跳”,观众说 “刺耳,不想看” | 动态范围没控,音量波动超 6dB | 85% |
✅ 清晰款 | 口播人声清、剧情角色分、vlog 层次明,像 “专业收音”,观众说 “听着舒服,能专注内容” | 分层准 + 参数适 + 细节足 | —— |
二、剪映混音好听 3 步核心操作(每步标红关键动作,分端说明)
1. 第一步:分层 “定声音优先级”(1 分钟,不盲目)
核心:先给声音分 “主次”—— 口播以 “人声” 为核心(1 级)、BGM 辅助(2 级);剧情以 “主角台词” 为核心(1 级)、配角 / 音效辅助(2-3 级);vlog 以 “人声” 为核心(1 级)、BGM(2 级)、环境音点缀(3 级),别让辅助音盖过核心音(90% 浑浊都因优先级乱)
混音场景 | 操作步骤(1 步 1 动作,像 “手把手教”) | 新手小弹窗(秒懂) |
🎤 口播分层 | ① 导入口播音频(人声 + BGM)→移动端:长按音频→【排序】→把 “人声轨” 放最上层(15 秒);② PC 端:拖动轨道→人声轨置顶(20 秒);③ 确认 “播放时先听到人声”(15 秒) | 💡 口播 “人声>BGM”!人声是信息核心,BGM 只衬氛围,音量必须低 5-8dB |
🎬 剧情分层 | ① 导入剧情音频(主角 + 配角 + 脚步声)→移动端:【音频】→给轨道标 “1. 主角 2. 配角 3. 脚步声”(15 秒);② PC 端:右键轨道→“重命名”→标优先级(20 秒);③ 主角轨置顶,脚步声轨置底(15 秒) | ✅ 剧情 “主角>配角>音效”!配角比主角低 3dB,音效比主角低 10dB,不抢戏 |
📱 vlog 分层 | ① 导入 vlog 音频(人声 + BGM + 街道环境音)→移动端:长按轨道→【排序】→人声 1 级、BGM2 级、环境音 3 级(15 秒);② PC 端:轨道排序同移动端(20 秒);③ 环境音只保留 “片段式”(如 10 秒街道音,15 秒) | 💡 vlog “环境音别全程开”!全程开像 “杂音”,只在转场 / 场景切换处加,点缀氛围 |
2. 第二步:调 “参数控平衡”(2 分钟,不浑浊)
核心参数:按优先级定 “音量 + EQ + 动态”—— 音量:核心音 – 5~-7dB、辅助音 – 10~-15dB、点缀音 – 15~-20dB;EQ:人声开 “人声优化”、BGM 切 “低频削弱”;动态:开 “动态范围压缩”(波动≤5dB),别让音量差超 8dB(忽大忽小必刺耳)
混音场景 | 操作步骤(动作超细节) | 避坑提醒(一句话救命) |
🎤 口播调参数 | ① 移动端:选中人声轨→【音量】→拉到 – 6dB(15 秒);② 选中 BGM 轨→【音量】→-12dB(20 秒);③ PC 端:【属性 – 音频】→人声 – 6dB、BGM-12dB→开 “EQ – 人声优化”(15 秒) | ❌ BGM 别超 – 10dB!超了必盖人声,-12~-13dB 刚好,能听见又不抢 |
🎬 剧情调参数 | ① 移动端:主角轨→【音量】-5dB,配角轨→-8dB(15 秒);② 脚步声轨→【音量】-15dB→【EQ】→削弱高频(避免刺耳,20 秒);③ PC 端:同参数 + 开 “动态控制”(15 秒) | ✅ 音效别超 – 12dB!脚步声 / 关门声超 – 12dB 像 “炸耳朵”,-15~-18dB 刚好 |
📱 vlog 调参数 | ① 移动端:人声 – 6dB、BGM-13dB、环境音 – 18dB(15 秒);② 【动态控制】→开 “压缩”(波动≤5dB,20 秒);③ PC 端:【属性 – 音频】→动态范围压缩 + 同音量(15 秒) | ❌ 环境音别超 – 15dB!超了像 “背景杂音”,-18dB 只能 “隐约听见”,才显层次 |
3. 第三步:加 “细节显质感”(1 分钟,不生硬)
核心:补 “淡入淡出 + 混响 + 衔接”—— 音频开头 / 结尾加 0.2~0.3 秒淡入淡出(避免突兀);人声加 “轻微混响”(空间感);多音衔接处加 “交叉淡入淡出”(0.1 秒),别让声音 “硬切”(像断片),细节让混音更丝滑
优化需求 | 操作步骤(分端操作) | 实用技巧(防低效) | 效果检查 |
🔊 淡入淡出优化 | ① 所有场景:移动端长按音频→【淡入淡出】→各加 0.2 秒(15 秒);② PC 端:右键音频→【淡入淡出】→0.2 秒(15 秒);③ 多音衔接处加 “交叉淡入淡出”(0.1 秒,20 秒) | ✅ 淡入淡出别超 0.3 秒!太长显拖沓,0.2 秒刚好过渡,不突兀 | 声音过渡丝滑,无硬切 |
🌟 混响优化 | ① 人声场景:移动端选中人声轨→【音效】→搜 “混响”→选 “轻微混响”(15 秒);② 混响强度 20%(20 秒);③ PC 端:【属性 – 音频】→“混响”→20%(15 秒) | ❌ 别加 “浓混响”!浓混响像 “在空房间说话”,20% 轻微混响显自然,不浑浊 | 人声有空间感,不扁平 |
🎵 EQ 细节优化 | ① BGM 场景:移动端选中 BGM 轨→【EQ】→“削弱低频”(100Hz 以下 – 3dB,15 秒);② PC 端:【属性 – 音频】→EQ→同设置(20 秒);③ 避免 “全频段增强”(15 秒) | ✅ BGM 别增强低频!低频太足会 “盖人声”,削弱 100Hz 以下,让人声更清晰 | BGM 不抢低频,人声通透 |
三、4 个避坑技巧(卡片式呈现,一看就怕)
避坑点 | 错误操作(❌) | 后果(像 “混音踩雷”) | 正确操作(✅) |
音量比例反了 | 口播 BGM-8dB、人声 – 6dB,像 “KTV 听人说话”,观众看 10 秒关声音,完播率降 30% | 核心信息传不出,白做内容 | 按优先级定音量!核心音 – 5~-7dB,辅助音低 5-8dB,点缀音低 10-15dB |
EQ 乱调全增强 | 给所有音频开 “全频段增强”,像 “听收音机开最大声”,粉丝说 “刺耳,耳朵疼”,互动率降 25% | 声音浑浊刺耳,没层次感 | EQ “针对性调”!人声优化中频、BGM 削弱低频、音效削弱高频,别全增强 |
无淡入淡出硬切 | 音频衔接处直接切,像 “突然断网”,观众说 “吓一跳,没沉浸感” | 过渡突兀,破坏氛围 | 所有音频加 0.2 秒淡入淡出!衔接处加 0.1 秒交叉淡入,软过渡 |
动态范围超 8dB | 剧情混音没开动态,主角 – 5dB、音效 – 5dB,像 “突然炸响”,观众说 “刺耳,划走” | 音量波动大,体验差 | 开 “动态范围压缩”!把波动控在≤5dB,最大音量 – 5dB、最小 – 10dB,不忽大忽小 |
四、2 个实操案例(像 “看一步做一步”)
案例 1:手机对口播视频混音(1 分 30 秒)
- 需求:15 秒知识口播,人声清晰,BGM 衬氛围,不盖人声;
- 步骤:
① 导入口播音频(人声 + BGM)→长按轨道→【排序】→人声轨置顶(25 秒);
② 选中人声轨→【音量】→拉到 – 6dB(20 秒);
③ 选中 BGM 轨→【音量】→-12dB→【EQ】→削弱低频(100Hz 以下 – 3dB,20 秒);
④ 长按两轨→【淡入淡出】→各加 0.2 秒(15 秒);
⑤ 播放检查:人声清、BGM 弱→导出(10 秒);
- 效果:观众说 “人声听得超清楚,BGM 也不抢戏,知识点全记住了”,互动率升 18%;
- 总耗时:1 分 30 秒。
案例 2:电脑对剧情视频混音(2 分钟)
- 需求:20 秒双人剧情,主角台词清、配角不抢、脚步声自然;
- 步骤:
① 导入音频(主角 + 配角 + 脚步声)→右键轨道→重命名 “1. 主角 2. 配角 3. 脚步声”(25 秒);
② 【属性 – 音频】→主角 – 5dB、配角 – 8dB、脚步声 – 15dB(25 秒);
③ 开 “动态范围压缩”→波动控在 5dB(20 秒);
④ 脚步声轨→【EQ】→削弱高频(2000Hz 以上 – 3dB,15 秒);
⑤ 三轨加 0.2 秒淡入淡出→导出 1080P(15 秒);
- 效果:粉丝说 “主角声音突出,配角和脚步声也不吵,剧情代入感超强”,完播率升 20%;
- 总耗时:2 分钟。
五、总结:3 句混音好听口诀(好记好做)
- 先分层:口播人声排第一,剧情主角压全场,vlog 环境别张扬,优先级乱必遭殃(不盲目);
- 再调参:核心 – 6 辅助 – 12,EQ 针对性调,动态压缩控 5 内,音量平衡不吵闹(不浑浊);
- 最后补:淡入淡出 0.2 秒,人声混响 20 好,衔接交叉 0.1 秒,丝滑质感跑不了(不生硬)。
你混音时,是不是也遇到过 “BGM 盖人声”“声音浑浊”?评论区说下你的场景(口播 / 剧情 /vlog),我教你 1 步优化听感!
AD:从0基础到挑战短视频赚钱,报名5天精品短视频变现训练营,微信:dty8798
“]